主要统计指标解释7
[能源生产总量] 指一定时期内一次能源生产量的总和,是观察能源生产水平、规模、构成和发展速度的总量指标。一次能源生产量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及其他动力能 (如风能、地热能等)发电量。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产量、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利用和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二次能源产量。
[能源消费总量] 指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是观察能源消费水平、构成和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能源消费总量包括原煤、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能源消费总量分为三部分,即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损失量。
[电热当量计算法] 其结果称为当量热值,亦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当量值等,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当量热值是能源统计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热值概念,其热值的计算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进行实测。如电力蕴含的能量用发热表示时,1千瓦时电力发热量为0.1229千克标准煤。在按照当量热值折算能源消费量时,每千瓦时电力按照0.1229千克标准煤计算。
[发电煤耗计算法] 其结果称为等价热值,即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随着能源加工转换工艺的提高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加强,转换损失逐渐减少,等价热值会不断降低。在实际统计核算工作中,等价热值的折算主要体现在电力产品的消费量折算计算上。即生产1千瓦时电力,需要消耗约300克标准煤的原煤、天然气等燃料(即火力发电企业发电煤耗,该数据大小与发电机组的燃料类型、装备规模、运行管理水平有关),则在按照等价热值折算能源消费量时,每1千瓦时电力按照0.300千克标准煤计算。
在基层单位填报能源统计数据时,电力一般采用当量热值计算。统计部门依据基层统计资料,可以分别按照当量热值和等价热值汇总分地区、分行业的能源消费量。目前,在核算、考核国家、省、市、县的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能耗等指标时,电力采用等价值折算。